![]() |
茂名是廣東月餅生產大市 康乾 攝 |
![]() |
月餅企業工人正在制作月餅 楊塵、梁錦超 攝 |
統籌/張德鋼 文俏 馬漢青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中秋臨近,月餅進入銷售旺季。羊城晚報記者在各地走訪發現,今年廣東各地月餅不僅在口味上推陳出新,除了傳統五仁、蛋黃等口味,還有衆多創新品種;在銷售方式上不斷創新,不斷培育地方特色;同時,月餅的文化內涵也更加豐富,牡丹、玉兔、蓮花等各類“國潮”元素及一些城市地標越來越多融入其中,賦予月餅更多“文化味”。
東莞
“莞味”國潮月餅
讓人眼前一亮
李洪寶 王淇
以往,很多人印象中的月餅無外乎五仁、蛋黃等口味。而今年東莞一些企業別出心裁,不僅推出全新口味,還通過富有創意的包裝,爲月餅這一中秋不可或缺的美食兼禮品加分,其中不少國潮元素和充滿“莞味”的設計讓人眼前一亮。
“我們今年推出了一些新的口味,上市後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在東莞市華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美”),市場部負責人鄭琳芳向記者介紹了今年新推出的拔絲流心月餅和榴蓮冰皮月餅。
“拔絲流心月餅是市面上爲數不多的酥類月餅,喫起來口感松脆,奶香味濃,內餡有蓮蓉、牛油果等四種口味。”鄭琳芳介紹說,榴蓮冰皮月餅則是在月餅裏加入真果肉,並採用冰皮制作,這樣做的好處是使月餅在常溫和冷鏈環境下均可保存,且在冷鏈保存之後更加爽口。此外,華美還針對北方地區消費者开發了一些新品,比如脆皮椒鹽、椰蓉、紅棗、花生、黑芝麻等月餅,並對甜度進行了適當調整。
除了口味創新,華美在月餅的包裝上也花了一番心思。使用牡丹、玉兔、蓮花、鳳凰等國潮元素來進行設計,讓月餅禮盒更具中國傳統韻味。此外,還將大灣區城市的部分地標建築融入設計之中,以凸顯特色。無獨有偶,東莞市鑫源食品有限公司今年在月餅的設計上則更注重結合東莞本土文化。記者了解到,該公司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和人工智能生成內容技術,將東莞的標志性建築物如虎門大橋、東莞籃球中心、可園博物館、旗峰山紅燈籠等生成地標插畫,融入產品包裝中,“莞味”十足。
此外,一些企業還推出系列活動,傳播中秋文化和月餅制作技藝。例如華美近期將推出的月滿時光餅坊主題活動,市民可以打卡參與月餅制作、品嘗美味月餅。據悉,華美廣式月餅制作技藝是廣東省第八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華美在活動中將邀請月餅制作師傅現場指導,讓市民體驗傳統手工制作月餅的樂趣,了解月餅制作這項傳統非遺技藝的獨特魅力。
江門
難忘中秋家鄉味道
冬蓉月餅暢銷海外
羊城晚報訊 記者陳卓棟,通訊員台山宣、譚耀廣報道:中秋佳節臨近,江門各月餅生產廠家正在加足馬力、“搶鮮”生產。記者近日採訪時了解到,傳統的廣式月餅多採用豆沙、蓮蓉、五仁、鹹蛋黃爲餡料,但在江門台山,卻流行着一款以冬瓜蓉爲餡料的“冬蓉月餅”,並因其家鄉口味暢銷海外。
冬蓉如玉透亮清甜
台山海宴鎮盛產冬瓜。據悉,早在20世紀50年代,海宴人就开始生產“冬瓜糕”,它以冬瓜蓉爲主要餡料,隨着時間推移,由“冬瓜糕”演化而成的冬蓉月餅,逐漸佔據當地月餅市場的主導地位。
制作冬蓉月餅,冬瓜是關鍵。海宴當地冬蓉制作技藝傳承人譚正俊表示,用來制作冬蓉的不是菜市場常見的長條形青皮冬瓜,而是本地種植的灰皮冬瓜。“灰皮冬瓜肉質清潤爽口,是做冬蓉餡料的絕佳原料。”而且必須挑選自然生長約150天、個體重量15公斤以上的灰皮冬瓜。
他介紹,制作冬蓉時,先要把灰皮冬瓜清洗幹淨,削皮刮瓤。然後將冬瓜切成粗絲,用鍋煮熟。煮瓜的火候全靠經驗拿捏,過火易爛,小火不熟且帶有瓜青味。冬瓜煮熟後,需“過冷河”,即用清水衝洗。“過冷河”使冬瓜絲冷卻,更加緊實,也洗去了表面的雜質。其後,將冬瓜絲裝入麻包袋,用麻石壓住,擠出水分。這時的冬瓜絲便可以开始加糖加油炒制,全程需要4小時。炒到冬瓜絲像冰玉一般,黃澄透亮又清甜爽口,就制作完畢了。譚正俊強調,炒制冬瓜絲必須用銅鍋,因爲銅的導熱性好,利於水分揮發。而且用銅鍋不會像用鐵鍋那樣,使冬瓜變成咖啡色,失去光澤。
家鄉味引來海外訂單
據了解,海宴地區最初生產的冬蓉月餅形狀多爲圓鼓形或小正方形,表面紋路清晰、色澤金黃、側面部分餅皮呈乳黃色,底部周圍無焦圈,皮薄餡多,入口軟滑,甜而不膩。20世紀80年代起,譚正俊等一批從業者制作出了台山冬蓉餡料系列產品。近年來,他們在冬蓉餡料中加入不同搭配,融合欖仁、姜汁、陳皮、椰皇、鳳梨等,做成不同類型的酥皮、油皮月餅,產品種類更加豐富,迅速成爲中秋月餅市場的暢銷產品。
如今,隨着海內外台山鄉親的交流越加頻繁,台山冬蓉月餅隨着台山鄉親的腳步走出國門,成爲海外鄉親鄉情的寄托。近日,記者在海宴鎮一家月餅企業生產車間看到,車間裏到處是工人忙碌的身影,每條生產线都在加緊運轉。據企業負責人、海宴冬蓉非遺技藝傳承人張勁超介紹,今年5月中,公司便接到美國、墨西哥等地的海外訂單。從7月起,公司就全力投入到生產中來。“以往生產月餅的旺季在中秋節前40天左右,今年比以往提前了一個半月,預計持續到中秋節前3天。”據了解,這家企業一天能消耗33噸的灰皮冬瓜。制作好的月餅經過烘烤、冷卻、包裝等工序,正要搶“鮮”上市。
茂名
零食化點心化品牌化
擦亮月餅特色產業名片
羊城晚報訊 記者詹翔閔報道:茂名市是廣東月餅生產大市,月餅產業在茂名歷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制作技藝源遠流長,富有地方特色。2018年,茂名榮膺首個“中國月餅名城”;今年,茂名月餅被列入全國重點培育地方特色食品產業集群。
近年來,茂名月餅積極走出去,各類展銷活動亮點紛呈,保持“傳統味”不減,推出創新月餅品種,持續推動月餅零食化、點心化、品牌化,提高月餅市場競爭力。
“中秋月餅文化節”是茂名的月餅產業品牌活動,已連續舉辦九屆。今年的月餅文化節引入了直播力量,推出“行業代表性人員(產業代言人)+明星名嘴名人(提高影響力)+頭部網紅(流量宣傳)+茂名網紅(自主帶貨)”四層梯度月餅產業直播模式,通過各梯隊齊發力,在不同直播平台,從不同角度擦亮茂名月餅特色產業的名片。
茂名每年還舉辦各類月餅特色文化活動,提高月餅知名度、美譽度,增強企業發展的信心,大力扶持企業發展。近年來,茂名月餅生產企業結合市場需求,不斷推陳出新,在月餅的口味、造型、包裝等方面下功夫,以減糖、減油、款式、定制等多元創新吸引顧客。制作技藝更是精巧,皮薄餡足,外觀飽滿周正,口感細膩,深受海內外消費者喜愛。此外,從2009年开始,茂名每年向美國、英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出口月餅及月餅餡料達100多噸。茂名月餅產銷量以10%-20%的年增速增長,2022年產銷量已達33億元,從業人員超15萬人。
9月3日至7日,35家茂名月餅企業在中國月餅名城·2023茂名月餅全國訂貨節上展出了各種茂名特色月餅。記者在現場看到,除了傳統金腿五仁、陳皮豆沙、蛋黃白蓮蓉等口味,還有貓山王榴蓮冰皮、水果流心、荔枝玫瑰、三華李、粒粒香芒、熱情百香果等創新月餅品種。
對茂名月餅行業“傳統味”不減,“零食味”更濃的發展趨勢,多位年輕的月餅生產商表示,茂名月餅走向零食化、點心化、品牌化是大勢所趨。在茂名市商務局召开的茂名月餅定制座談會上,與會人員也對茂名月餅走定制消費的道路有了共識,茂名市月餅行業協會謀劃了引導企業創新、制定指南和標准等5大方式推動定制消費。而月餅生產企業則正在月餅零食化、西餅化、品牌化的賽道上奔跑,塑造特色提高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