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同日報
11月20日晚
央視財經頻道CCTV-2《回家喫飯》播出
通過現場講述與廚藝展示
讓觀衆了解大同美食
大同
一座古老的歷史文化名城
曾是北魏都城,遼金西京
兩千多年的歷史
使這座城市承載着獨有的厚重感
“萬歲請”
“請到哪裏啊”
“請到這鳳臨閣”
——晉劇《遊龍戲鳳》
百年名菜鳳趴窩
人氣火爆限量供應
在大同有一家百年老店,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正德年間,晉劇《遊龍戲鳳》唱的便是這家店的前身故事。傳說明朝正德皇帝與李鳳姐就是在這家店相識的。店裏有一道用整雞烹制的名菜,形似鳳凰趴窩,因此得名鳳趴窩。
從廚三十多年的鳳趴窩制作高手王永紅,正是這家百年老店的廚師。一道鳳趴窩吸引着南來北往的食客,但爲了保證每道菜的菜品質量。一向心細的王大廚定下了出品標准,每天只賣48份,讓每一只雞的口味都能達到最完美。
接下來王大廚就來教飯團們制作這道每天限量供應的鳳趴窩。
鳳趴窩
-第一步-
將桂皮、肉蔻、草果、白芷、八角、山奈搗碎混合備用。
-第二步-
鍋中倒入水,加入冰糖化开,再加入生抽、老抽熬成醬汁備用。
竅門:熬冰糖時加入水,這樣不容易糊。
-第三步-
將胡蘿卜、大蔥、小洋蔥、姜片、香菜和搗碎的香料攪拌均勻,放入清遠雞,倒入熬好的醬汁醃制八到十二個小時,醃好的雞清洗幹淨,再將雞放入开水中燙三十秒左右。
-第四步-
鍋中放花生油,加入五花肉絲、生姜絲、冬筍絲、香菇絲、醬油翻炒均勻,再將炒好的料塞入雞肚中。
-第五步-
將雞放入砂鍋,加入桂圓、松茸、鵪鶉蛋,再次加入熬好的醬汁。
-第六步-
用錫紙將砂鍋包住,放進鹽中,开大火將鹽燒熱,再轉小火烹制四個小時即可。
大同必喫名菜鳳趴窩,香酥軟爛,鮮嫩多汁,鹹鮮四溢。
羊肉醇香入味 不腥不羶
喫一次就讓你上癮
大同市地處晉、冀、內蒙古三省交界處,連接華北平原、內蒙古高原,自北魏時期起便是重要的交通樞紐。歷史上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在這裏相互交融,從而形成了飲食文化的交融,來自內蒙古的草原羊便成了大同人餐桌上的溫補美食,烹制羊肉也成了大同廚師的必修課。
要問大同廚師手藝?如何嘗嘗羊肉便知。紅燜羊肉制作高手武曉義,與科班出生的大廚不同,他曾經是一名軍人,他的這一身絕活便是來自部隊的炊事班。在部隊的經歷,使武大廚養成了做事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習慣,面對食客更是熱情、暖心。
在大同,到了冬季就必須喫上一鍋熱乎乎的羊肉,鹽煎羊肉、酸湯羊肉、蔥爆羊肉,還有最受食客歡迎的紅燜羊肉。曾經,武曉義憑借着高超的廚藝徵服了战友們,如今,他又會如何烹制紅燜羊肉這道菜,以徵服衆多食客的胃呢?
做紅燜羊肉需要羊排和羊前腿肉這兩個部位的肉,羊前腿肉較瘦、筋多、有嚼勁,羊排肥瘦相間,肥瘦相結合,口感更豐富。
紅燜羊肉
-第一步-
鍋中放入羊油小火煸炒,轉大火煸炒姜、蒜、蔥至微黃,加入花椒、小茴香、黃芪煸炒出香味。
黃芪
大同被譽爲黃芪之鄉,恆山山脈的南部山區是其主產區域,這裏土層肥厚、有機質含量高,適宜黃芪生長。且因其主產區域氣候涼爽幹旱,黃芪生長緩慢,一般需要生長十年以上才能採挖,有着質地柔韌,不易折斷,條長而直,皮光纖細的特點。黃芪性溫味甘,具有益氣補血的作用,當地人常常把它和溫中健脾的羊肉一起烹制,既能保持羊肉的鮮美口感,又可滋補養生。
-第二步-
加入羊排煽炒至金黃色時,加入羊前腿肉煸炒至斷生。
-第三步-
加入白酒、黃酒、生抽、老抽,加水小火燜煮二十五分鐘,再加入胡蘿卜、鹽,燜煮十五分鐘即可。
竅門:帶皮帶筋的食材適合紅燜,容易熟的食材適合黃燜。
長時間的燜煮使得羊肉軟爛入味兒,入口即化,舌尖輕輕一碰,羊肉的肉汁溢出,帶出濃鬱的肉香,這種酥爛的口感是紅燜羊肉的一大特色。
大同名菜過油肉
過油二字即是做法更是精髓
過油肉,一道來了山西就必打卡的美食。正所謂“一地一味,一家一味”,在晉北之城大同,只要談起這道流傳已久、醋香濃鬱的過油肉,每個人都能侃侃而談。
“色香味美”、“酸香下飯”、“配料簡單、味道一絕”是大同人對過油肉的印象。
從廚三十年的烹制過油肉高手張高在當地做過油肉是一絕。他小時候就對廚藝感興趣,從小就在家裏做菜,工作後被五花八門的烹飪技法所吸引,美食在他的心中就像藝術品。
山西過油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時期,當時的山西商業繁榮,各種美食應運而生,過油肉就是其中之一。
到了清代,過油肉迎來了鼎盛時期,在當時有着“黃金肉”之稱,且做法已發展地較爲豐富,分爲“南派”和“北派”兩種風格。南派以太原等地爲代表,注重清爽鮮嫩的口感;北派以大同等地爲代表,注重濃鬱入味兒的口感。制作過油肉也成了山西廚師的必備要技。
過油肉
-第一步-
豬裏脊切成1.5毫米薄片,加入鹽、老抽調味,加入水、雞蛋、玉米澱粉抓拌均勻。
竅門:切豬裏脊時,逆着肉的紋理切,能使肉在烹制時更嫩。
-第二步-
油溫五成熱時,加入肉片滑散,再加入木耳,兩三秒左右出鍋。
-第三步-
鍋中放入大蔥、蒜片、姜末爆香,加入醋、肉片、木耳、鹽、白糖、老抽、高湯、水澱粉翻炒均勻。
-第四步-
出鍋前加入蒜末、醋、花椒油翻炒均勻即可。
恰到好處的火候,使肉片色澤金黃,外軟裏嫩,入口後,濃鬱入味兒還下飯。
大同什錦銅火鍋
層層疊加每一層都有驚喜
花樣繁多的美食見證着大同悠悠兩千多年歷史,而盛裝美食的器具亦是如此。大同,全國民間銅器產地之一,這裏的銅器制作技藝始於東周時期。如今,大同銅器制作技藝已成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又以銅火鍋最爲有名,一代代銅匠憑借爐火純青的銅藝,使其成爲當地熱門的搶手貨,供應至全國各地。
大同銅造藝術博物館講解員劉曉東向我們介紹,萬裏茶道是絲綢之路之後亞歐大陸上一條重要的商道,大蟲是其中重要的交通樞紐。南來北往的商人會進行商品的交換,將大同的銅器運往各地。
在大同,喫火鍋的歷史非常悠久,據說在成吉思汗打了勝仗之後,便會在草地上支起火架上鍋,和战士們大快朵頤,那時候的火鍋就是大同銅火鍋的前身。時至今日,銅火鍋從行軍途中烹制的快捷美味,延續成了當地人餐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硬菜,豐富的食材和鮮爽可口的湯汁是吸引衆多食客的理由。
張立忠是什錦火鍋制作的高手,逢年過節、家有喜事的時候,當地人都會喫銅火鍋。也是張大廚閨女最愛喫的美食。
接下來張大廚就來教飯團們制作這道囊括天上飛的、地上長的、水裏遊的、地上跑的食材的美食。
什錦銅火鍋
-第一步-
銅火鍋中放入白菜、炸土豆塊兒、海帶、木耳、手撕雞、炸豆腐、黃花、西葫蘆條、幹豆角、海參、魷魚。
-第二步-
五花肉煮三十到五十分鐘,加入黃酒,繼續煮三到五分鐘,起鍋燒油,將肉炸至深紅色即可撈出,加入八角、花椒、小茴香、姜片、蔥段、鹽、老抽繼續煮三到五分鐘,關火浸泡一到兩個小時即可撈出切片,放入銅火鍋中。
-第三步-
將前腿肉剁成肉餡兒,加入雞蛋、香油、姜末、蔥末、八角粉、花椒粉、鹽、澱粉,攪拌均勻,用手擠成丸子後放入鍋中蒸二十分鐘,放入銅火鍋中。
-第四步-
加入海米、枸杞、蒜黃、菠菜,倒入高湯,煮五到六分鐘即可。
與以涮煮方式的火鍋不同,“層層不重樣,滿滿一大鍋”才是大同火鍋的魅力所在。種類豐富的食材在高湯的滋潤下,滋味和口感交織融合,鮮香無比。
冬季就要大口喫肉,鳳趴窩、紅燜羊肉、過油肉,還有什錦銅火鍋,快在家學起來!
責編 | 周建新
審核 | 鄧 琳
監制 | 楊 剛
來源 | 央視財經